OBT商业科技观察

企业研发新潮流 绿盟科技联合CCF设立“鲲鹏”科研基金

1.jpg

图注   绿盟科技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鲲鹏科研基金”(从左至右分别为绿盟科技副总裁刘多、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CCF秘书长杜子德、绿盟科技总裁沈继业、绿盟科技副总裁黄一玲)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创新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今,联合国内高校科研力量共同创新,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潮流。

5月10日,绿盟科技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宣布,成立CCF-绿盟鲲鹏科研基金,此基金将面向CCF旗下的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团队提供资金、推广等支持。2017年计划资助16个CCF-绿盟科技“鲲鹏”科研基金项目,单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为3-30万元人民币(5月10日申请——6月30日截止),总额为160万元。据CCF秘书长杜子德介绍,鲲鹏科研基金是第三支国内企业与CCF合作的科研基金,还有两家企业正在洽谈中。

亲身见证了国内外企业科研创新变化的CCF监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表示,20年前,当微软、IBM、DELL等科技企业排队找清华大学合作科研创新时,国内企业还没有这种意识。最近几年,随着民族企业发展规模增大,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开始找高校科研团队一起创新。这种企业创新的新潮流也标志着国内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加速。

企业科技创新挑战:周期长、成本高

企业为什么面向高校科研人员设立“鲲鹏”科研基金?而不是选择与社会上的科技创新企业合作?

绿盟科技总裁沈继业表示,作为一家平台型网安巨领头企业,一方面绿盟科技承担着国家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与落地的责任,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说,业界有个共识“企业惯性会导致大企业在体制内很难实现创新”,而高校科研机构可以研究更前沿的技术、更宽泛的领域,可以看到更全面的产业变化,而且他们的研究方向也不太受短期利益影响,所以与高校合作创新是对绿盟科技研发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在杜子德秘书长看来,目前国内大量高校科研机构中,只有类似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才能拿到一些顶级项目基金,更多高校科研人员拿不到科研经费;而企业的科研团队一般解决的是企业的短期产品问题,中长期的科研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周期也太长,往往导致企业无法承受,借助FCC平台可以让双方资源进行有效对接。

关注6大前沿安全领域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加速前进,当前安全领域产品的加速创新与开发已成为业界必然选择。绿盟也推出了P2SO战略,即由传统产品模式向解决方案及安全运营模式转换,有针对性的打造安全态势感知解决方案、云计算安全解决方案及下一代威胁防御解决方案。“主动感知、主动防御、主动完善”将打破原来相对封闭、相对僵化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让网络变得更加智能、敏捷、可运营。

在绿盟P2SO战略的引导下,“鲲鹏”科研基金将重点聚焦和资助云计算系统安全、工控与物联网安全、网络空间信息探查与威胁情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安全检测与公共技术等6大领域。

这6大领域囊括了目前市场上所急需的公共安全、商业安全、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链聚集等热点,能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安全场景。尤其是在物联网与大数据安全领域,大量数据的存储、开发、利用、共享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安全技术防控能力不足,可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鲲鹏基金重点关注具有全新安全防御理念的申报项目。

鲲鹏基金的项目截止申请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接下来将启动评审、结果发布、颁奖典礼、提交成果、终期答辩等流程。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