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产业化到产业AI化,人工智能不仅被认为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更是被视为未来创新的技术底座。
早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就为如何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指明了方向;2020年,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聚焦的七大领域之一,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被提上日程;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中,人工智能不仅是科技攻关的前沿领域,也是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
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以及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提速。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各个地方都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其中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更是成为众多城市的切入点:一方面,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另一方面,智能计算中心也是构建未来智能世界的基础支撑。
今年9月,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开启了西安人工智能产业新篇章。作为西北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正式上线运营不仅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强化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人工智能创新;也将在深化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大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人工智能下一站,算力为王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规划纲要将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议题重点提及,再加上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利好政策的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市场稳步发展,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在产业规模层面,政策扶持和资本市场助力,正在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来自IDC发布的《2021年V2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预测,2025年,全球约8%的AI相关支出将来自于中国市场,市场规模在全球九个区域中位列第三。
在技术创新层面,人工智能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不断出现新突破。比如,在算法方面,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模型正全面兴起;在算力方面,AI算法对算力需求的增长已经远超摩尔定律演进速度,算力已经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取得突破的决定性因素。
在行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包括金融、制造、医疗、交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在多个业务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给企业带来的降本增效、客户体验提升等业务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而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算力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的“木桶短板”。来自OpenAI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AI训练中使用的计算能力每3到4个月翻一番,自2012年以来,人工智能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增加了30万倍,这大大超越了现有计算能力的提升速度。
这也是包括西安在内的各个地方加大布局智能计算中心的原因所在,对于西安来说,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可以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进而推动智能生态建设和智能产业聚集,为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西安力争上游
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中,西安具备诸多的先天优势。从地理位置上讲,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是整个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桥头堡”;从产业布局上讲,西安凭借密集的科教资源,以及雄厚的电子工业基础和广阔的本地应用市场,具备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良好土壤。
得益于此,2020年3月,西安正式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此为契机,西安开始大力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试验区平台聚合效应,促进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2020年11月,《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基础前沿理论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突破,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步显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渠道,陕西省更是印发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安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快速崛起。目前,西安市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50家,拥有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36个,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产生了26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
在此基础上,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落地,将面向千行百业提供一站式AI服务,用户通过申请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向运营公司提交服务申请。由此,人工智能算力将会变成像水和电一样的城市公共资源,帮助企业、科研单位减少成本,提升效率。
不过,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不仅仅是一个算力集群平台,西安正在围绕该中心打造“1中心4平台”的全方位架构,其中,1中心是指人工智能计算中心,4平台分别是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以及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通过“1中心4平台”的全产业链能力,西安将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打通,进一步赋能人工能智能产业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助力,人工智能产业提速
截至目前,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共完成西安214家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调研工作,调研算力需求超过500P,涉及科研、制造、自动驾驶、教育、医疗、交通、电力等各行各业。不仅如此,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还同4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推进生态适配工作。
依托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已经与华为共建“MindSpore研究室”,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共同开展开源数据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文化教育特色相关场景、生态社区等建设。据了解,“MindSpore研究室”是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重要合作项目之一,未来将会有更多伙伴加入,共建繁荣、健康的人工智能生态,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如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在通过与华为合作,基于MindSpore和昇腾硬件,通过图算融合等深度图优化以及跨层内存复用技术,打造国产雷达遥感大模型;并将遥感具体应用开发需求与华为全栈AI基础软硬件平台相结合,推动遥感应用快速开发,为遥感科研及行业应用赋能。
为了更好地对多维数据进行采集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在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实验室过程中,也在昇腾Atlas算力底座和AI框架MindSpore下,推进语音预训练大模型项目,从而填补中文语音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领域的空白,为智能语音交互、语音语言多样化保护、国际化多语种拓展等提供技术支撑。
从聚合计算资源到汇聚产业生态,再到激发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成为承载西安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今,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科技价值,将基于昇腾AI算力底座的解决方案应用到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多个热门AI应用场景中,进而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发展的融合、实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