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商业科技观察

用科技赋能教育创新与重构 华为将教育信息化落到实处

2020年,对于教育行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和新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从教学场景到教学内容,从教育模式到师生关系,教育行业正加速创新与重构。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不断加速新技术、新理念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尤其是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场景的融合,从教学场景到教学内容,从教育模式到师生关系,都正在被技术重塑;由此,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顺应智慧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速教育创新与重构,分享“三个课堂”的建设成果和先进经验,日前,“加速教育创新与重构及‘三个课堂’建设交流研讨会”在西安正式召开。在此次研讨会上,作为教育行业的“懂行人”,华为不仅分享了自身在推动智慧教育建设上的观点和经验,也全面展示了针对智慧教育建设,华为推出的教育息壤数字平台、“三个课堂”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教育创新与重构新引擎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以5G、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习环境到学习方式再到教与学的关系,数字技术已经从原有的辅助支撑工具,逐渐变成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基于多年来在教育行业的深耕,华为公司认为,层出不穷的业务应用,烟囱林立的信息孤岛,已经阻碍了教育行业的敏捷创新;我们亟需加速信息化架构的重构,通过整合业务应用系统、打通业务流程、融合各类数据,驱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智慧教育的日渐普及,正在给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带来巨大冲击,改变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总经理曾伟经认为,教育行业若想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从三个层面持续进行变革

一是改变管理思维:运用信息技术终端,采集日常教育管理数据,合理分配资源,运用大数据支撑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决策,促进教育均衡。二是改变教育模式:利用日常采集的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为减负提质,为家校共育和终身学习等,探索新的信息化育人模式。三是改变服务理念:利用新技术,做好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便捷化服务,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减负增效,提升教育的社会服务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资源配置是基础。为了缩小地区间、区域间和学校间的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三个课堂”的建设应用工作,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

事实上,在智慧教育的推动下,教育正在从以“施教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学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走向科学化、精准化,学习模式从传统的“统一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学习资源从“被动寻找”向“主动推送”转变。

因此,在当前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下,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创新与重构的新引擎,不是信息化选择了教育,而是教育选择了信息化。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副总经理 袁志华

 

构筑教育新生态 做教育行业“懂行人”

为了助力现代教育生态的重构,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华为一直致力于构建智慧教育数字底座,成为教育行业的“懂行人”。在华为看来,智慧教育的建设,应该从一个个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走向“能力建设”,从“我有”走向“我能”,不断传承和积累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形成“智慧教育的模板”,用平台+标准+轻应用的理念来构筑教育新生态。

为此,针对智慧教育建设需求,华为已经构建起“五个一”体系架构,即一块屏、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平台、一个APP运行框架。其中,在数字平台层面,华为通过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场景相结合,推出了针对教育行业的应用型数字平台——教育息壤数字平台,为智慧教育建设构建起一个安全稳定的技术底座。

华为希望将教育息壤数字平台打造成有生命力的数字平台,通过软硬件平台+技术+合作伙伴的生态,为教育行业的创新与重构奠定基础:1、统筹规划区校一体化的教育云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协同效率,减少重复建设;2、打通数据孤岛,全面融合治理,挖掘数据价值,促进应用创新;3、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规范化办学,提升管理水平,通过AI赋能教育,提升教学效率。

为此,华为教育息壤数字平台已经构建起三大核心能力:首先是建立数据平台和业务平台,驱动数字教育。通过数据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采集、实时汇聚、标准化治理等,进而实现区域内关键教育指标的监控,为区域教育教学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而借助业务平台实现各种应用和各类资源的统一,形成一致性体验。

其次是通过云边协同,推动区级和校级应用的云化部署,并将学校常态化、个性化的应用按需部署在边缘云节点上,从而实现自动采集学校数据,云端集中运维,软件能力按需部署升级等,使得校级智慧教学应用可以在云上持续迭代,加速智慧应用的普及。 

第三是提供实时的音视频互动能力,实现多厂家音视频的互联互通,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式教研、视频会议以及三个课堂的应用,实现流畅、高清,高并发的教学体验。其中,借助AI的应用,可以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字幕,对视频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开展微表情分析和课情分析等。

以“三个课堂”建设为例,由于各地的教室、网络等硬件条件不同,教师对终端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差异性较大,要实现“三个课堂”的落地并非易事。为此,华为采用“平台+生态”的策略,打造出“三个课堂”解决方案,在平台侧充分发挥教育息壤数字平台的能力,并对接华为云WeLink,支持海量用户接入;在教师侧则通过和生态伙伴一道,提供视频互动终端、触控一体机、教育智慧大屏,以及教室专用吊麦和扩音系统等,充分满足“三个课堂”场景的需求。

“三个课堂”解决方案还只是华为针对教育行业的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如今,华为作为教育行业“懂行人”,在构建智慧教育数字底座的基础上,也在围绕教、学、管、评、研、服等教育场景,构建健康、安全、高效、创新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

截止目前,华为教育解决方案已服务于全国1000所以上的高校;1000以上的区县教育城域网和2000所以上的重点示范学校。这些方案,既为北京、上海等地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也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孩子带去了实现“三个课堂”的新技术,为区域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打下坚实基础。

加速技术与教育场景融合 打造未来教育

数字技术与教育核心场景的融合,使得“让教与学不止全面,更懂千人千面”成为可能,从而让优质教育资源面向每一个人,让人才培养适合每一个人,这不仅可以让教育更加公平,也让“因材施教”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

如今,西安航天基地正在从“教研”“教学”和“教育评价”等核心场景出发,积极探索构建2.0时代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并搭建了区校两级架构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并借助华为的平台打通了校级系统与区域教育云之间的接口,实现了区校一体化的融合式管理和互联互通。

其中,在航天城教育局层面打造的全区数据地图,可实现校长决策分析、学生成长档案和学业质量分析等;学校层面则在复用区域级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校级业务系统,突出学校育人理念。

今年年初,航天城第一小学在今年年初为了确保“停课不停学”,就通过与华为云和拓维信息合作,在一周时间内就部署上线了“区域在线学习中心” 和“航天一小网络课堂”。与此同时,学校还制订了适合校情的特色线上教学方案,统筹安排学校120余名骨干老师进行网络课堂备课教学工作,通过“网络课堂”在线直录播功能,向全校师生推出6门特色网络课堂。

除此之外,西安航天基地还借助“智慧屏+WeLink协同办公平台+拓维智慧教研”的应用,开展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协同教研,有效破解名师资源共享难题,并形成了学校自己的校本资源库,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西安航天基地也在以智慧平台为助力,探索“五育并举”云上路径。西安航天基地以国家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为蓝本,基于大数据应用定制了一套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收集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数据源,构建学生的精准画像,形成“一生一档”、“一师一档”,系统对师生成长给出建议。

在智慧教育建设上,“懂行人”华为不仅有西安航天基地这样的样板,也有湖南益阳、上海浦东等标杆。据了解,湖南益阳通过与华为合作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支持4万多名教师进行在线教研等,还可以进行云系统自动阅卷、自动统计分析和评测,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个性化学习辅导;而上海浦东新区则通过与华为合作发起了浦东新区教育城域网城乡一体化改造项目,让浦东新区300多所学校的中小学师生可以快速访问内部及外部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案例和经验,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识别学生特征,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0年作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智慧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技术的赋能下,从课内到课外、课中到课后、成绩到综合素质,智慧教育所改变的不止是教学模式、校园管理,更是每个学生的未来。顺应这一趋势,“懂行人”华为也将持续推进“智能重构教育,创新联接未来”的价值主张,与生态伙伴一道,加速数字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使校园更智慧,使教育更智能。(本文作者:华为中国政企教育业务部副总经理 袁志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