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商业科技观察

从概念到落地 “鲲鹏+昇腾”双引擎加速边缘计算价值释放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计算的形态就在不断演变:从大型主机到客户端服务器,再到后来的云计算以及今天的边缘计算。计算产业已经经历了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完整轮回。

据Gartner预测,2021年将有40%的大型企业在项目中纳入边缘计算原则;而到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所有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在不久前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上,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也表示,未来5年,边缘计算产业全球空间将高达5000亿美金。

如今,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也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工业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中,边缘计算都已经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并逐渐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

就在12月10日由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主办的2020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上,作为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华为也全面展现了鲲鹏与昇腾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布局,以及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实践,既凸显了华为助力边缘计算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实力,也为边缘计算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进入2.0时代 边云协同与边缘智能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云计算的延伸,边缘计算的出现,是为了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从而弥补借助云计算来处理信息带来的数据传输延时。

从边缘计算概念的出现至今,边缘计算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五年时间。2016年中国信通院、华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牵头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2017年全球性产业组织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成立Edge Computing TG,定义边缘计算参考架构;2018年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成员已经覆盖研究机构、运营商、生产制造商、智慧城市、能源电力等领域。而在此次峰会上,《边云协同2.0技术白皮书》的发布,也将进一步深化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之间的关系,推进产业界关于边云协同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实践。

事实上,在5G、新基建等的持续推进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应用带来了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在演讲中也表示,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智能设备已经走向千行百业,让计算无处不在。这些无疑也给边缘计算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面对近年来边缘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边缘计算产业的发展正在从“产业共识”走向“落地实践”,边缘计算的主要落地形态、技术能力发展方向、软硬件平台的关键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产业界的关注焦点。

在此次峰会上,边缘计算2.0趋势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进入2.0时代,边缘计算包括云边缘、边缘云和云化网关三类落地形态;以“边云协同”和“边缘智能”为核心能力发展方向;软件平台需要考虑导入云理念、云架构、云技术,提供端到端实时、协同式智能、可信赖、可动态重置等能力;硬件平台需要考虑异构计算能力,如ARM、X86、GPU、NPU、FPGA等。

自2016年牵头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华为一直致力于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的创新和实践。面对边缘计算2.0时代,许映童表示,联接+计算让边缘侧数据爆发式增长,如何处理数据正在成为难题;为此,华为也在通过“鲲鹏+昇腾”的AI赋能,推动边缘走向智能边缘。与此同时,华为也通过开源开放等一系列举措和工具,加速边缘应用的开发和行业落地。

推动边缘计算进化 “鲲鹏+昇腾”释放计算原力

尽管进入2.0时代,“边云协同”和“边缘智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当前,边缘侧智能化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在许映童看来,环境多样、设备种类多样、传统设备操作系统各异,以及中心侧与边缘侧架构不统一,云边无法协同等依然是制约边缘计算的关键所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昇腾计算打造了面向智能边缘的全栈AI软硬件平台,包括AI算子开发、AI模型开发、AI应用开发等,并与全流程开发工具链、管理运维工具和昇腾社区相互配合,从而让边缘更智能。

而在端边云协同上,昇腾则基于达芬奇和CANN的异构计算架构,实现统一开发;管理最多5万个节点,实现中心边缘设备统一运维;基于传输通道安全加密和模型加密,实现安全升级。从而打造极致开发体验,实现边缘算法灵活部署和升级。

在推动“边缘智能”和“边云协同”的基础上,昇腾还打造封装了在行业AI领域的基础算法和经验积累的行业SDK,通过极简易用的行业AI应用开发套件,赋能边缘应用开发,加速边缘计算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落地。

为此,昇腾一方面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边缘AI创新;另一方面也通过构建包括资源中心、赋能中心、支持中心、认证体系等在内的一站式线上昇腾社区,全方位支持伙伴开发。可以说,从软硬件平台到开发工具,从专家资源到职业认证,昇腾已经为推动边缘计算落地构筑起坚实的底座。

尤其在底层计算平台的构建上,面对边缘计算应用和创新,为了满足边缘计算高算力需求和严苛环境部署,鲲鹏软硬协同边缘计算平台应运而生。在硬件平台上,由具备多核架构,可提供高性能、高并发算力的鲲鹏920处理器,与满足边缘场景严苛部署要求的TaiShan边缘型服务器相配合;在基础软件平台上,则由openEuler释放鲲鹏多核并发算力,为鲲鹏基础软件打造生态底座。

作为面向边缘计算应用和创新的计算平台,鲲鹏软硬协同边缘计算平台在2020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上更是荣获边缘计算十大解决方案奖项,为推动边缘计算的行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行业应用加速落地 边缘计算产业价值日益凸显

如今,随着物联网终端数量以及海量连接产生的数据量的激增,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如今,运营商、工业制造、数字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与数字文娱,也被认为是边缘计算主要涉及的六大价值行业,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对边缘计算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华为东莞松山湖生产基地,边缘计算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已经覆盖计算、5G、终端等产品的80多条产线,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质检:不仅能够在1000毫米视野下,以99.9%的准确率检出5mm螺丝钉,还能够实现反向检测,确定是否有螺钉等异物散落,并自动校验看物体位置是否准确、偏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AI将华为的质检人员效率整整提升了3倍,真正从“质检”迈向“智检”。

在湖南高速,通过云端大脑与边缘AI协同计算,不仅可以实时预测拥堵、监控道路安全,还能够快速处理公路通行信息,大幅提高通行效率和计费精准度,实现实时稽核和精准计费。据了解,华为AI云边协同实时收费稽核的应用,为湖南高速年均挽回损失超2亿。

在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由于银行排队时间长、效率低,不仅客户体验有待提升,客户经理也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VIP客户;借助华为在边云协同上的能力,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实现了分行网点客户ID、特征数据与总行训练平台的实时交互,向智慧金融迈出了关键一步,使得业务等待时间下降了70%,VIP客户识别率提升了60%,真正做到了让服务有温度。

如今,在新基建的推动下,边缘计算正与无线、物联网等共同构成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边云协同、边缘智能实现数据的有序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的升级和运维,从而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可以说,从边缘计算1.0到边缘计算2.0,边缘计算已经从概念走向行业落地。今年11月,市场调研机构Forrester公司也给出预测,在5G的推动下,2021年是边缘计算从试验走向落地的一年,边缘计算将真正发挥价值。

在这一趋势下,“鲲鹏+昇腾”组合所打造的全栈AI软硬件平台,无疑为边缘计算的持续发展和进化夯实了底层基础;同时,通过联合高校、开发者和软硬件生态伙伴,鲲鹏和昇腾逐渐构建起了强大的边缘计算生态,打造出众多面向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既推动了边缘计算生态的繁荣,也加速了边缘计算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释放。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