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举办了以“智慧民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的民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民航发展论坛。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明,正式宣布中国航材将打造“中国民航航空器材信息共享及互援平台”。
作为民航运营环节中的重要链条,规范的、及时的航材供应是民航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关联着飞机的正常高效运转。
航材供应链条涉及的参与者众多,制造商、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各类航材供应商等都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航材供应链体系复杂、供应过程要求精密。在整个航材供应过程中,是否能够对采购、存储、配送等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是各参与方综合能力的反应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传统航材保障体系存在巨大优化空间
多年来,各相关参与者特别是各航空公司一直以自身为核心,对内通过优化流程、使用ERP系统;对外通过联盟、外包等方式,不断优化改进航材供应体系。
但是,飞机本身技术上的复杂性,带来了相关产品的多样性,一个机型往往涉及数万个不同件号;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复杂多变,同时由于网络化、规模化的运营,又带来了飞机保障站点的分散,给航材资源的准确预测与控制带来了很大挑战;多配、少配、错配、漏配的情况始终存在。因此,虽然从个体讲,各航空公司一直在进行不断优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行业整体考虑,依然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高层关注。2016年在国务院及国资委的指导推动下,本着集约共享、高效互联、行业资源整合的原则,由中国航材会同南航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国新设立了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平台公司),共同构建新型航材保障体系。
目前已建成较为成熟的航材保障渠道,拥有专业的服务保障经验及优秀的专业人员;业务模式涵盖一发动机、起落架、反推等为代表的高价(保险)件保障、民航局主导的重大机载设备的批量加改装、航线可更换件保修服务(按小时PBH)、航材销售、富余航材处置、AOG互援、航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仓储、物流配送等多种业务模式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可以针对航空公司的不同航材保障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营销服务保障支援网络已遍布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沈阳及香港等全国主要城市。
但是,即使如此,航材保障体系的优化步伐,仍然无法跟上民航业的持续高速增长。
新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空间
针对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杨晓明提出,新的信息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可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新技术,已经在消费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一系列成熟运用的商业模式正在不断优化每个人的生活。民航保障领域也应当跟上潮流,通过利用这些技术,使得分散在各个站点、各个环节的信息和资源集合,打破原本较为封闭的边界,改变各自为战的情况,从更大范围内通过统筹、分析,使得行业内的航材可以规范化的、作为一个整体集合达成系统性优化。原本各自独立、不断优化的航材系统,有可能借助新技术变成一个“智慧”的航材体系——中国民航航空器材信息共享及互援平台。
据了解,中国航材希望以建设高质量航材保障体系为目标,坚持创新开放新发展理念,从航材供应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出发,充分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个行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共享、合作互赢的行业性平台。
据杨晓明介绍,平台将以中航材利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材利顿”)为主体运行。中航材利顿是目前中国民航业机务及相关领域最大的IT系统供应商,为国内多家公司提供系统建设和维护服务,保障国内2000余架飞机的机务运营、管理、工程。中航材利顿同时还是中国民航业内最大的航材互援提供商,以及国企改革“双百”的试点单位之一。
未来平台将以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为纽带,吸引相关各方参与,共同构建。其中,局方和维修协会将作为监管方,制定航材互援及交易的监管规则;航空公司、维修企业、OEM等,一方面将作为用户,使用平台的服务;同时也对平台开放自身相关资源。中航材利顿将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通过混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动能,未来实现上市。
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孤岛”
据了解,平台将涵盖四大功能。
一是信息服务,通过联通各参与方库存相关数据,打造全行业信息“航材库”,汇同OEM厂商和维修厂商,提供最便捷、最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是航材调剂,通过对各单位航材库存及使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及时查找航材资源,并在协议框架下进行供需调配。
三是补充保障,即对系统的“缺项”“短板”,集合各种资源,进行补充。
四是优化供需,对全行业航材保障单位储备航材的各方面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统计和预测,制订优化的整体保障方案。
平台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对行业进行顶层设计,将航材保障原有的“OEM—中间商—航空公司—维修保障”这一典型的线性流程,变为全行业多点互帮互助的立体流程,使得航材保障更加灵活、多样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航材保障生态系统”,通过新信息平台、新生产要素、新分工布局,实现全民航航材保障体系的优化升级。
未来,这个平台的覆盖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工具设备、机场服务、维修能力外包以及通用航空等,进一步提高行业内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