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天津新出的高考政策,导致我们不得不转学到天津宝砥周良街道的中学,有幸体验了一把现代乡镇生活。
虽然我出身农村,但从2000年大学毕业到现在的近20年来,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到地方乡镇生活;每年一次、为期一周去老家看望父母,其实算不上生活;更别提最近两年疫情,已经两年没回老家了。
想到要重回儿时曾经生活过的乡镇,最初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辛辛苦苦2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我竟然喜欢上了这种现代乡镇生活。因为现代乡镇生活与印象中的儿时乡村生活,已经大不一样了。
重回乡镇
像大多数城市开发区一样,周良街道所在的京津新城开发区,距离宝砥城区大约18公里,位于天津宝砥东南方向。最近几年,周良街道才从原来的周良镇改建而成。
从宝砥城区到周良街道,远远隔着大片绿色的农田和树林,一个个小村庄稀稀拉拉地穿插其中。从北京通州蜿蜒下来的潮白河道和大大小小的支流,滋润着这片土地。
当我们从北向南穿过农田和树林,转入通向周良的一条乡镇公路时,曾经熟悉的乡村生活立刻显现在眼前:公路两边是成排、茂盛、粗壮的大杨树,相互遮挡出一条幽深的林荫小路,阵阵野风吹过,带着清凉和舒爽;散落的牛群、羊群正在田间吃草,饱满的玉米棒正挂在田地里,绿油油的田里生长着各种蔬菜瓜果和庄稼,偶尔一两只看门狗、野猫和鸡鸭一闪而过。
经过岁月的沉淀,我的记忆中保留了或美好或不堪的的田园时光。但不能否认,30年前,儿时的乡村生活,留给我更多的是不堪的记忆:缺衣少食,生活贫乏,繁重的农活让母亲过早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兼顾乡村医生与农活的父亲,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放羊时被羊牵着跑的狼狈,插秧时遇到蛇的惊吓,街坊邻居袒露无间的琐碎生活,村民的狭隘与自私,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等。
如今回看,当时的无奈都成了现在的趣谈。但那个时候的乡村生活确实是贫瘠、落后。
初见周良
30年过去了,如今的乡镇毕竟与我儿时记忆中的乡村大不一样了。
儿时的乡村里,到处是低矮的破屋瓦房,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泥泞难走的土路,方圆十里没有什么现代消费娱乐场所。
如今的周良镇,几乎全部围绕一个大型居民社区——水苑小区而建,社区内是5~8层高的洋房和乡村别墅。据说社区内有1400多户、4000多名居民。
社区内外,纵横交错的是或宽或窄的水泥路。卫生院、派出所、政府办公大楼、社区物业、供暖公司、电信营业厅、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一应俱全,大大小小的饭馆、超市、菜市场、药店等,或位于水苑小区内,或围绕着水苑小区而建,相距不过几百米,生活消费相当便利。
水苑社区的乡墅小院
像麦当劳等全国知名的消费品牌在这里还难得一见,大多数都是本地消费品牌,如在宝砥全区最有名的超市是劝宝超市,最常见的银行网点是天津农商银行,以及本地人开办的、不知名的家常小火锅、蛋糕店、汉堡炸鸡店等。
这些临街小店只有一层高,几乎没啥装修。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小店内的生活用品丰富多样,性价比很高,基本生活需求都能满足。从小店整体划一的广告牌设计和锈红色的颜色粉刷上,能够看得出来,当地镇政府在提升小镇的颜值上,也做出了一番努力。
不到十天,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的水苑小区租下了一套南北通透的2居室。中介报价900元/月,后来我们得知,房东的报价是8000元/年。房东家的老太太知道后,朴实地向我表达歉意,说自己不知道中介擅自涨价,自己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我也趁机提出,让他们提供客厅沙发、书桌、清理破旧杂物之类的要求。
网络生活:天涯若比邻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乡镇里的互联网生活像大城市一样便捷,无论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哪个网站下单,就可以坐等送货上门或者去快递点取货。
周良镇的配套建设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毕竟距离天津市中心和宝坻区中心较远,无论从商品的种类、质量,还是高品质生活需求等方面来看,仍然比不上大城市。网络购物就发挥了大作用。
比如,水苑社区的居民至今饮用的是地下水而不是自来水,虽然社区也有配套的净水机、桶装水,但如果想自己买个净水设备,在当地是买不到的;附近也没有大型家具城,沙发、床等家具也是买不到的;幸亏有了互联网,买啥都方便。除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购物,这里的年轻人都知道上网购物。
因为互联网,在线远程工作也变成现实。就我所知道的3个陪读妈妈,都在远程处理工作,或者在网上开店等;有些人还借助网络在当地开起了连锁店。
这些新奇的乡镇生活体验,不由得让我心生感叹:因为互联网,现代乡镇生活真是大不一样了。
实际上,在当地社区居民眼中,网络生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据悉,早在5年前,周良街道就推进了智慧社区建设,借助天津网络集团的电视网络优势,用3个月建起了水苑社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居民“只要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进入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社区超市选购,社区超市能把商品直接送到家。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在互联网上买电、水、燃气、暖气等,还可以实现网上医院门诊挂号,完成各种缴费等。
初来乍到的我们最担心的是当地治安问题,而在周良街道的马路上、水苑社区的周边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据社区保安人员说,之前社区会有丢失自行车、电动车的情况发生,摄像头安装之后,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了。一旦发生,借助摄像头,派出所民警也能清楚地查到并抓捕此人。看着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和学校大门口的摄像头,感觉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社区图书馆和现代居委会
在当地生活近一个月才发现,居委会竟然建有社区图书馆。社区居民可以免费借阅图书,租户或社区外居民可以缴纳20-30元押金,就可以借阅图书。要知道,北京大多数社区都还没有建立社区图书馆呢,位居天津远郊的水苑小区竟然都有了图书馆。这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据说,居委会此前还组织成立了书画笔会、评剧表演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居委会的办公装备也完全现代化、网络化、自动化,比如车辆登记、物业费缴纳等业务完全通过电脑操作和网络系统完成。社区管理也相当人性化,比如在暖气使用方面,居民可以先使用,再缴费;一旦要求停止供暖,居民也不必缴纳所谓的热损费。为了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社区民警每天都准时在校门口巡视和站岗等。
据悉,2014年水苑社区曾获得“天津市美丽社区”荣誉称号。“美丽社区”创建评选活动由天津市民政局于2013年8月启动。按照“居民自治规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办事服务便捷化、人文环境宜居化、生活方式文明化、群众参与广泛化”的标准进行评选。2017年周良街道还通过了“国家卫生镇”创建验收。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周良街道和水苑社区实至名归。
接地气的集市
这里人气最旺、最受当地居民欢迎的是早、晚集市。虽然镇政府在水苑社区附近投资建设了气派的温泉商业广场,但因为场租费问题,一些小商贩和农户们喜欢在温泉商业广场门口的空地上摆摊。
摆摊的六七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娘们,绝对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乡村生活一般都早睡早起。大爷大妈们早早地在6点多就过来了,拿着自家种的、吃不完的白菜、青椒、茄子、大蒜、大葱、玉米等品种,码放在地上。这些刚刚从土里摘下的瓜果蔬菜,饱含着十足的新鲜,沾满了地气,这是都市人很难品尝到的鲜味。
他们坐在小凳子上,一边卖菜,一边和认识的乡邻们唠家常。他们摆摊卖的那些蔬菜瓜果都是极其便宜,在这里,2元能买上一小捆大葱,而这个价钱在北京只能买一根。看上去,他们摆摊更像是为了打发时间。
炎热季节,上午的大太阳出来后,他们就收摊了;下午太阳落山之后,再过来。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延续着人类从古至今最原始的生命脉动,竟然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
田园生活
总的来看,周良镇的硬件装备虽然赶不上国内某些富裕地方的乡镇,也没有欧美一流乡村小镇的时尚现代、美丽雅致,但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生活的雏形和便捷,而最让人回味、最吸引人的则是这种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状态了。
如果站在洋房最高层(五层)的阳台上,一眼望去,全是绿色农田或茂密的树林,有一种身在野生公园的恍若隔世的感觉。尤其是在秋天某个起雾的清晨,还能片刻感受到电影大片中的镜头——从高空俯视野生森林的辽阔感。
闲暇之余,白天我们会骑行在周边的田野小路上,看着田地里茁壮生长的庄稼,满眼的绿意盈盈,闻着野草野花的清香,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周良镇的夜晚更是安静得让人沉醉。晚上8点以后,街边小店基本都关门了;10点半以后,马路上基本都没有汽车了;除了蟋蟀声、蛙鸣、狗叫,时间似乎都静止了。少了轰轰的噪杂声,安静的夜空像是有着天然的治愈力量,住了一个多月,我那夜醒的老毛病几乎都要消失了。
后记
一个月来,我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田园生活理想。除了惬意,客观来讲,想在当地看场五星级电影、游个泳、健个身、逛个大型ShoppingMall,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配套的场所;社区配套的简易健身设备,街道上的歌舞厅,一直也少有人光顾。
对于见惯了都市生活的我来说,田园生活更合我心意;或者不管哪一种生活方式,随遇而安也是一种难得的修炼;而对于孩子来说,最初的好奇和新鲜感过去之后,她已经开始怀念起都市生活的热闹、美食和那些高楼大厦。也许,田园生活注定只是中老年人的选择?
由于疫情影响,也可能是集市的环境有点脏乱差,最近镇政府开始整治集市,用蓝色大铁片把这片空地隔离起来,规定只能在特定日子摆摊。其实,倒是可以帮助摊贩们设计下摆摊场地,搭建简易美观的户外摊位帐篷等。搭建一个经济实惠又美观的集市,说不定还能发展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
据说,当地号称要打造“生态旅游区”,的确,水苑社区一公里外已经修建了玉佛宫、温泉城等旅游景区;即将于2022年开通的京滨高铁正在修建中;但疫情影响加上地处偏远,目前少有人来。
如果要打造“生态旅游区”,是不是更应该鼓励当地农民摆摊售卖这种“从出土到上摊仅1小时”的时鲜蔬菜瓜果;或者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采摘园、农家乐呢?让田园生态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果乡镇生活既具有现代都市生活的便捷,又兼具田园生活的惬意;想必,人们也会自发自觉地来当地生活或游玩的。
备注:写这篇文章无疑吹捧乡镇生活有多好,只是写出了我的短期体验。毕竟中国地大物博,每个乡镇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目前很多乡镇还不能发展得像水苑社区一样。而这不正是乡镇未来发展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