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商业科技观察

再牛X的新科技,也不是从电脑硬件造出来的

  一种软件技术想要落到大众用户手中,硬件显然是必经的途径。

  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AI已经兵分三路,在不同的硬件道路上挺进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路是手机,移动AI带来了从摄像到语音,再到底层软件和应用开发的系列支撑;第二路是AI与原有硬件结合的AIoT系列,比如AI电视和AI家电;第三路则是依据AI能力诞生的新硬件形态,比如智能音箱和翻译机。

  然而在五花八门的AI硬件面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一种极其重要的硬件好像在AI浪潮中没什么动静——那就是电脑。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似乎大家很少听说,有PC新产品以人工智能能力作为主打卖点。配置、续航和设计,这老三样好像还是咱们选购PC时的主要考虑。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被移动终端分走大量利用价值之后,PC将在AI时代迎来进一步的削弱呢?

  其实呢,PC在AI洪流面前虽说声势没有手机、音箱那么大,但也还是很努力的。这里给大家统计几个目前PC产品加入AI能力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已有案例。可以说,今天大部分PC厂商和芯片公司都在这三个维度上探索PC与AI的结合。

  同时也该正视的是,PC在结合AI上比手机和家用IoT具有天然的劣势。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案可以完美化解这个问题。

  但探索才刚刚开始,说不好哪天,我们会习惯一个叫“AI-PC”的新名词呢?

  微软代表的对话派

  要说人工智能跟PC一点都没关系,那其实也挺冤枉的。至少微软这些年一直努力在Windows里加入AI语音对话能力,这一点PC用户应该都不陌生。

  自2014年开始,微软推出了小娜和小冰这两个基于AI技术打造的产品概念。随后很快,我们就在Windows里见到了作为语音助手的小娜。

  虽然在这几年的音箱大战中,微软似乎不敌谷歌和亚马逊,但至少在PC系统的大本营里,小娜依旧是大部分PC用户近乎唯一的选择。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当然了,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微软没有把小娜作为PC硬件产品的主要卖点来出售。但是我们确实看到这些年小娜能够操控的东西在越来越多。而用语音来搜索和操控软件,这个由微软搞起来的发模式,也在AI火了之后,顺势成为了PC硬件厂商的一个卖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是去年锤子发布的那款引爆无数流量的TNT工作栈。这款最终下场并不美好的硬件,主要卖点之一就是可以用语音加触屏来操纵硬件。而语音交互在办公场景中到底是否成立,也引发了大量口水仗。理解万岁,咱们不说这个了。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还有在去年9月,联想发布了一系列新的笔记本产品。发布会上主打“联想第一代智能笔记本系列”的概念。其主要“智能”的地方,也是一些功能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但可能由于联想一年发的新产品实在有点多,“智能笔记本”并没有带给用户特别深刻的印象。

  似乎有理由相信,在PC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今天,今年还会有更多把硬件中某些能力可以语音交互作为卖点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就像微软小娜一样,都有个核心问题:当我操作PC时,真的想说话吗?

  由于PC不是手机,没有那么多户外移动场景需要快速呼叫服务。而且键盘鼠标的交互已经足够复杂了。触屏和语音交互再加上来,多少会让用户有鸡肋之感。

  作为系统中的智能体验,用户似乎还是喜闻乐见AI语音能力增强了的。但是如果将之作为销售卖点,那好像就需要琢磨一下了……

  英特尔酝酿的视觉派

  有没有硬核一点的PC+AI流派呢?

  英特尔就在酝酿这样一件事。我们知道,智能语音和机器视觉,是今天AI技术的左右护法。其中语音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主要是算法创新,但机器视觉却是十分吃重硬件的。加入AI识别能力的手机,需要在芯片端搭载专用AI处理模块,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这个模块手机里有了,电脑里怎么办?当然,英伟达显然会认为GPU能搞定一切。但在英特尔看来,PC想要加入更多AI能力,是需要有专门计算硬件的。

  从2016年收购了著名的边缘技术厂商Movidius 之后,英特尔开始大规模向边端侧的AI计算进军。而在去年6月,英特尔发布了Movidius VPU芯片,根据英特尔的官方说法,其主要作用场景就是PC。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这款芯片,是专门用来高效能低功耗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任务的。在PC端,目前VPU就像一块U盘,即插即用。插入这款芯片之后,PC将可以更好地处理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算法。这也就让PC搭载的摄像头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在4G网络普及、大家习惯用手机视频通话之后,PC上的摄像头似乎存在感越来越稀薄。几乎除了人脸识别解锁之外,再难有其他用途。而在VPU的帮助下,PC摄像头希望能够捡起自身长时间对着用户这一优势。在AI+健康、教育、时尚穿搭等领域重新激活PC的价值。

  比如说,在教育场景里,AI将可以通过PC摄像头来识别用户的唇语,观看用户的表情,从而解决远程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目前,英特尔已经推出了PC人工智能开发者计划(AI on PC Developer Program),为开发者提供各种工具和培训,包括OpenVINO工具包和Windows ML等。华硕也推出了搭载VPU的概念产品Project Precog。

  当然了,视觉派目前还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我们还无法判断其是否真的可以俘虏用户的心。显而易见的一点是,AI开发者必将在PC产品+机器视觉这条路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华为推动的AIoT+PC整合流

  还有一个AI与PC结合的可能性,是不把PC作为独立的硬件看待,而是将其看作个人硬件交互群落中的一员。然后个人硬件之间的连接服务智能化,引入AI的价值。

  这个做法的逻辑在于,在PC上单纯引入语音交互,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用户任何痛点,毕竟我们无法证明有什么体验是必须要跟电脑说话才能达成的。而假如我们要管理的是PC、手机,以及家庭设备、个人健康设备等等硬件集群,那么用户将面对的操作将变得复杂,数据可能会非常繁复。这个时候再引入AI对数据的智能理解,以及语音交互模式,似乎就有一定合理性了。

  比如说手机、电脑、平板三者间的互动经常令人尴尬。如果想要在PPT上放一张手机里的旧图片,那可能要经历手机找图片-微信发电脑-下载图片-放到PPT,一共四个步骤。而如果可以通过语音说直接调取手机里的在某地拍的某种图,那交互成本将极大降低。

  而如果我们要管理一系列硬件,在手机和PC之外,音箱、家电、穿戴设备都将产生数据和交互,那么AI语音交互将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再一个是在多屏联动的情况下,语音可能也会变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AI还可以主动识别用户存储的数据,包括语义理解和图片识别,让个人IoT矩阵的整体效率提升。

  把PC放置在IoT序列里,进行整合式+AI,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手机、PC双硬件厂商的特长。比如华为就在推动类似能力。不久前华为发布的Huawei Share一碰传技术,可以让手机和电脑不需要连接联网就能传输文件。如果类似交互未来越来越多,那么AI的加入就将变得具备必要性。

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当然,这一流派也仅是刚刚开始。对于IoT+PC的未来趋势,更多还停留在设想阶段。

  从这三个流派中,不难看出想要AI在电脑市场里坐C位,目前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有很多玩家开始了积极的尝试,但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甚至说AI能不能带给电脑,像带给手机一样大的变化,也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前景其实还是乐观的。因为个人电脑在发生变化,并不仅仅是AI一种技术在推动。IoT时代移动端和PC的新互动规则、折叠屏带来的多屏想象、微软等公司正在努力打造的VR\AR办公体验,等等令人惊奇的瞬间,都在影响着未来的PC走势。

  好在,无论PC怎么变。只要变化发生,那么AI就是一种用得着的技术。

 
   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