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商业科技观察

以身试药、投资20亿元、产能10亿支......我国首款上市新冠疫苗全过程曝光

2020年12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获批附加条件上市,成为目前全球获批全面上市的3支疫苗之一。 一般来说,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需要10年以上、投入10亿元以上;速度快一些,也需要5年到6年。而中国生物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上跑出了加速度——从2020年年初立项到2020年底上市,仅一年。他们是怎么实现的?新冠疫苗经过哪些测试?是否安全?日前,人民日报直属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为我们揭开了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全过程。

从立项获批到研发成功不到3个月

武汉新冠肺炎爆发之后,2019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立即派人赶往武汉。

从2020年1月19日开始,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成立科研攻关领导小组,安排数亿研发资金,布局三个研究所,坚持五条平行技术路线:灭活病毒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载体疫苗。这五条路线各有利弊,相辅相成,可以提高疫苗研发效率。其中,灭活疫苗由中国生物两个科研攻关团队同时推进。

中国生物为什么选择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杨晓明表示,灭活疫苗具有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储运便捷性和产能可及性等特点,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数据超过了临床研究预设的目标,冷链储运条件也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国情,产能充足,能够满足大范围接种使用。

同时,有别于过去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中国生物采用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纯化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控制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成功上市的疫苗大部分是灭活疫苗产品,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类新药)、手足口病疫苗(一类新药)、出血热疫苗等。

灭活疫苗也有着自己的储运便捷性优势,储运条件是2℃~8℃,这与我国以及许多国家现有的疫苗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一致,不需要重构冷链体系设施,可大规模降低成本。

2020年的大年初二,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带着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王辉、赵玉秀等人来到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与武汉生研所(视频)和另一家公司一起,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课题汇报。2020年2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的紧急立项。

新冠病毒属于“乙类病毒,甲类管理”,研制灭活疫苗必须与活病毒为伍,P3(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三级)实验室是必备前提。而负责研制灭活疫苗的武汉和北京两个生研所都没有P3实验室。怎么办?

武汉生研所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只有一墙之隔,八年前两家研究所就订有战略合作协议,现在两家合作,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P4、P3实验室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北京生研所拟借用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研究所(以下简称病毒病所)的P3实验室,相关部门欣然应允。

不到3个月,武汉生研所与病毒所合作研制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接着北京生研所的同质疫苗也获成功。

作为最早一批“以身试药”者,杨晓明成为2020年3月23日最早接种研发疫苗的人之一。2020年3月底启动了志愿接种,包括国药集团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数十名志愿者撸起袖子,自愿参加了人体预测试。犹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中国生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因为接种后要定期检测抗体、定期观察的血液指标,杨晓明在9个月时间里被抽了约60管血。打第一针后的第二个星期就能检测到抗体,打第二针后2周左右就能检测出较高的抗体水平。目前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
 

历经3期测试,跨越国内到国外

2020年4月,北京所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并在河南同步启动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0年6月,北京所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Ⅰ期、Ⅱ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显示疫苗组接种者4064人,从儿童到70岁以上的老人,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100%。

2020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将中国生物研发的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纳入紧急使用范围,出境人员、医务人员、防疫人员、边检人员以及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人员为接种对象。目前已经完成300万剂紧急接种,没有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Ⅰ期Ⅱ期的临床试验初步确认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Ⅲ期临床项目是疫苗上市前最复杂最艰巨的阶段。

当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必须在海外疫情高发区寻求能够合作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国家。

由于国际化程度不够高,此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海外还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保护性临床研究。通过这次磨炼,中国疫苗找到了国际临床试验合作的“新方式”。在海外Ⅲ期临床试验方面,与阿联酋、巴林、阿根廷、埃及、秘鲁等国家开展合作,一些国家领导人、知名政要主动成为疫苗接种的志愿者。

临床试验严格采取国际通行的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双盲”就是指研究者和疫苗的接种者都不知道每个人打的是安慰剂还是疫苗,安慰剂和疫苗从外观到注射方式以及后期监测手段都完全一样,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干扰。

从参与Ⅲ期临床试验的人员规模来说,在国际上开展了覆盖志愿者国别最多的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接种人数超过了6万人,接种志愿者涵盖了125个国籍,覆盖人群及其所属国别量均创全球第一。

回顾来看,从启动科技攻关到获批临床试验,中国生物用了98天;从进入临床到做完Ⅰ/Ⅱ期临床试验,用了78天;再从Ⅲ期临床试验入组启动,到附条件上市获批,用了168天,总计用了330多天,前所未有的短。


部门协作、多路线并行

谈及此次疫苗研发的速度之快,杨晓明表示,从全球经验看,新冠疫苗330多天就能够上市,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整个疫苗的研发过程得到了国家很多部委的大力支持,包括科技部、卫健委、药监局、工信部等,各部门采取应急状态的研发和审批程序,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开展,各疫苗研发审评机构将审评程序由“串联”变“并联”,使得疫苗研发、审批时间最大限度缩短。

同时,中国生物在内部推行了竞争机制,启动了“背靠背”的科技攻关竞赛,同一疫苗研发由两个不同企业——武汉生物所和北京生物所承接,在同一个赛场的两条赛道上展开竞赛,最大限度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竞争动力,也为疫苗研发“双保险”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效率,研发过程中不计投入,采取了许多“串联”改“并联”的工作模式。以小鼠的动物试验来说,为了更快找到合适的注射剂量,一改通常的试验方式,改为三组不同剂量的试验同时进行。这需要研究团队加班加点,把一天当作几天用。疫苗研发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短时间内拿出疫苗,靠的是研发团队争分夺秒的拼搏精神。


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内调试设备。张玉薇摄于2020年4月10日


接种超1000万剂次,保护效力为79.34%

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的分析数据显示,该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9.34%,高于世界卫生组织50%的指标。一般来说,多数疫苗有效率超过70%即可在我国上市。在呼吸道疾病疫苗普遍保护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属于“优等生”。

2020年底,国家药监局批准中国生物的灭活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杨晓明表示,“附条件上市”相当于给企业留了“家庭作业”,主要是持续监测观察抗体的持久性等。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接种者不用担心。

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我国已累计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超1000万剂次,证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根据以往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结合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的保护率,理论上需要有70%至85%左右的人群接种疫苗,才可能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以此来算,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人。

在新冠病毒来袭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借鉴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自身生产工艺特点,目前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实现了整条生产线设备95%的国产化率,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查和认证后,已投入规模化生产,2021年预计产能可达到10亿剂以上。

杨晓明总结到,从此次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发过程可以看出,疫苗研发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通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需要国际国内、国企民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去推动、共同去挑战、共同去实现。(​文章摘编自“人民日报直属健康时报、国是直通车”等)